|
早春憶微之 / 作者:白居易 |
昏昏老與病相和,感物思君嘆復歌。
聲早雞先知夜短,色濃柳最占春多。
沙頭雨染斑斑草,水面風驅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惡,其如難見故人何。
|
|
早春憶微之解釋:
《早春憶微之》
昏昏老與病相和,
感物思君嘆復歌。
聲早雞先知夜短,
色濃柳最占春多。
沙頭雨染斑斑草,
水面風驅瑟瑟波。
可道眼前光景惡,
其如難見故人何。
中文譯文:
昏昏暗暗中年老與疾病相煎熬,
感受萬物,思念君子,嘆息并歌頌。
清晨,雞鳴先知曉夜長短,
春天,翠綠垂柳尤為盛多。
河沙頭上,雨水染上點點痕跡,
水面上,風吹起蕩漾的波浪。
可說眼前景物如此凄涼,
那與難得見到故人何去何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描繪早春景物和表達詩人內心情感為主題。然而,與詩人以往的風格相比,這首詩顯得更加消極和悲傷。
詩人在詩中描述了自己老去和身體不適的狀況,以及對世間萬物的感慨和思念所引發的情感。他借助清晨的景色來表達時間的短暫與轉變,同時通過描繪垂柳盛開來突出春天的氛圍。
然而,詩人描繪的景色卻充滿了凄涼之感。他用雨水染斑的草地和風吹起的波浪來表現眼前景物的惡劣,這也映射出詩人心境的不愉快與憂傷。最后兩句“可道眼前光景惡,其如難見故人何”,意味著詩人除了對外在景物的感嘆,還有對難以與故人相見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但也融入了詩人的個人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同時,詩人也暗示了人事如夢、時光易逝的主題,以及對逝去時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流露出一種對世事無常的憂傷感,并通過景物的描繪將其情感傳達給讀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