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 / 作者:白居易 |
揀得瑯玕截作筒,緘題章句寫心胸。
隨風每喜飛如鳥,渡水常憂化作龍。
粉節堅如太守信,霜筠冷稱大夫容。
煩君贊詠心知愧,魚目驪珠同一封。
|
|
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解釋:
《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常常用竹筒貯存我的詩篇,猶如保存美酒。
將心中的思緒與感慨寫在紙上,如同題寫章句。
隨著風飄蕩的歡愉像鳥兒一樣自由,渡過水面時卻擔心自己會化作龍。
我的決心堅如石頭,像太守對人的信任一樣可靠,我的容顏冷靜如霜筠,被譽為大夫般的優雅。
我為自己的贊美和歌頌感到煩惱,因為我知道其中的不足,就像魚目中的驪珠一樣,雖然同在一封信中卻不相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自己詩文的自省和懷疑,同時展現了他對詩詞創作的熱愛和追求。
白居易將自己的詩篇比作存放美酒的竹筒,顯示出他對詩詞作品的珍視和保護。他將個人的思緒和感慨用文字表達,并將其視為珍貴的財富,如同題寫章句一樣認真對待。
詩中的比喻手法豐富生動。白居易稱自己的歡愉和自由飄蕩的心情像飛鳥一樣,而過水時卻憂慮自己可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這種對自己命運的反思和擔憂在詩中得到了表達。
在描述自己的決心和容顏時,白居易運用了太守和大夫這兩個角色的形象,太守代表了信任和堅定的決心,大夫則象征了冷靜和優雅的外表。通過這種描寫,表達了他自己對于堅持詩詞創作的決心和對自身形象的期許。
最后兩句詩中,白居易提到對自己的贊美和歌頌感到煩惱,因為他深知其中的不足之處。他將自己的贊美比作魚目中的驪珠,雖然與其他東西在同一封信中,但卻不相符合。這反映了他對自己詩文的自我質疑和謙遜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白居易對自己詩文的自省和懷疑,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詩詞創作的熱愛和追求。通過豐富的比喻手法和形象描寫,他將自己的思緒和情感轉化為文字,展現出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