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十二·中峰 / 作者:范仲淹 |
嵩高最高處,逸客偶登臨。
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
念此非常游,千載一披襟。
|
|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十二·中峰解釋: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十二·中峰》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嵩山中峰的景象,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嵩高最高處,逸客偶登臨。
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
念此非常游,千載一披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嵩山中峰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
首先,詩人描述了嵩山的高峰,將其稱為"嵩高最高處",這表明了嵩山的壯麗和崇高。詩人自稱為"逸客",意味著他是一個追求自由和超脫塵世的人。
接下來,詩人回首望去,看到日月的影子,這里可以理解為他在回顧自然的變化和時間的流轉。他說"正得天地心",意味著他在這一刻感受到了天地的真諦和宇宙的奧秘,這種體驗使他感到心靈的寧靜和滿足。
最后,詩人表達了他對這次非同尋常的游覽的思考。他說"念此非常游,千載一披襟",意味著這次的經歷對他來說是非常珍貴和難得的,他將這份感受披在胸前,表達了對這次經歷的珍視和回憶。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嵩山的壯麗景色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它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索,同時也傳達了對瞬間美好經歷的珍視和回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