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西湖林處士 / 作者:范仲淹 |
蕭索繞家云,清歌獨隱淪。
巢由不愿仕,堯舜豈遺人。
一水無涯靜,群峰滿眼春。
何當伴閑逸,嘗酒過諸鄰。
|
|
寄西湖林處士解釋: 《寄西湖林處士》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閑逸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蕭索繞家云,
清歌獨隱淪。
巢由不愿仕,
堯舜豈遺人。
一水無涯靜,
群峰滿眼春。
何當伴閑逸,
嘗酒過諸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西湖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對閑逸生活的向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詩詞開篇以“蕭索繞家云”來形容環繞在家中的寂靜和孤獨。這種蕭索的氛圍暗示了作者對繁忙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由的渴望。
接著,詩中提到“清歌獨隱淪”,表達了作者獨自隱居的愿望。這里的“清歌”可以理解為自由自在的歌唱,而“淪”則暗示了作者對于現實社會的失望和對自由境地的向往。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提到“巢由不愿仕,堯舜豈遺人”,表達了作者對于功名利祿的不屑和對于古代圣賢的崇敬。作者認為,像巢由這樣不愿意從政的人,以及古代的堯舜這樣的圣賢,是不會被世人所遺忘的。
最后兩句“一水無涯靜,群峰滿眼春。何當伴閑逸,嘗酒過諸鄰。”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閑逸生活的向往。作者希望能夠與自然為伴,享受寧靜的湖水和美麗的山峰,與鄰里朋友一起品嘗美酒,過上悠閑自在的生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閑逸生活的向往,表達了作者對于繁忙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寧靜的追求。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古代圣賢的崇敬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