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題常熟頂山僧居 / 作者:范仲淹 |
平湖數百里,隱然一山起。
中有白龍泉,可洗人間耳。
吾師仁智心,愛茲山水音。
結茅三十年,不道日月深。
笑我名未已,來問無端理。
卻指嶺邊云,斯焉贈君子。
|
|
留題常熟頂山僧居解釋: 《留題常熟頂山僧居》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湖數百里,隱然一山起。
中有白龍泉,可洗人間耳。
吾師仁智心,愛茲山水音。
結茅三十年,不道日月深。
笑我名未已,來問無端理。
卻指嶺邊云,斯焉贈君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常熟頂山上一位隱居的僧人的生活和境界。詩人范仲淹通過描寫山水景色和僧人的修行境界,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贊美,以及對僧人高尚品德的敬佩。
賞析:
詩的開頭,范仲淹以平湖數百里的廣闊景色作為背景,隱約描繪出一座山峰的出現。接著,他提到山中有一泉名為白龍泉,可以洗滌人間的塵囂,暗示著僧人的修行之地具有凈化心靈的力量。
范仲淹接著表達了對這位僧人的敬佩和贊美。他稱僧人為"吾師",贊揚他具備仁慈和智慧的心靈。僧人對山水之音情有獨鐘,這表明他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
接下來,詩人提到這位僧人已經在這座山上結茅三十年,不問世事的深淺。這表明僧人已經超脫了塵世的紛擾,專心修行。范仲淹自嘲自己的名聲未曾停歇,卻來向僧人請教無關緊要的問題,以此突顯僧人的高尚和自己的浮躁。
最后,范仲淹以嶺邊的云彩作為象征,將自己的詩作贈予這位高尚的僧人,表達了對他的敬意和贊賞。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表達對僧人高尚品德的贊美,展現了范仲淹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以及對修行者精神境界的敬佩。同時,詩中也反思了自己的功名心態,以及對修行者的虛浮態度。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對自然、人文和內心境界的思考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