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沙溪(黃鐘) / 作者:周邦彥 |
日薄塵飛官路平。
眼前喜見汴河傾。
地遙人倦莫兼程。
下馬先尋題壁字,出門閑記榜村名。
早收燈火夢傾城。
|
|
浣沙溪(黃鐘)解釋: 《浣沙溪(黃鐘)》是宋代詩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太陽西斜,塵土飛揚,官道平坦。
眼前令人高興地看到汴河水傾瀉。
路途遙遠,人們疲倦,不愿再繼續行程。
下馬之后,首先尋找墻壁上的題字,
走出門外,隨意記錄村子的名字。
夜幕降臨,燈火早早熄滅,夢中傾城。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旅途中的一系列景象和感受。詩人在日暮時分行走在官道上,看到塵土飛揚,但路面卻十分平坦。他的眼前出現了汴河水奔流的壯觀景象,給他帶來了喜悅之情。但旅途遙遠,人們疲倦不堪,不愿再繼續前行。當他下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墻壁上的題字,記錄下這個地方的名字。最后,夜幕降臨,燈火早早熄滅,他在夢中經歷了一場傾城的夢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旅途中景色和感受的描繪,展示了旅人的心境和情感。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抓住了旅途中的細節,表達了疲勞和喜悅的交織感。詩中的官道平坦和汴河水傾瀉的描繪,給人一種寬廣和奔放的感覺,與旅途的辛勞形成鮮明的對比。詩詞的后半部分則描繪了詩人停下腳步,尋找墻壁上的題字和記錄村名的情景,顯示了他對旅途中細微之處的關注和興趣。最后的夢境則為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浪漫的色彩,使整首詩詞具有一種夢幻般的意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獨特的語言表達了旅途中的情感和景色,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清新而富有感染力的詩意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