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晚 / 作者:白居易 |
煙景淡濛濛,池邊微有風。
覺寒蛩近壁,知暝鶴歸籠。
長貌隨年改,衰情與物同。
夜來霜厚薄,梨葉半低紅。
|
|
秋晚解釋:
《秋晚》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秋天傍晚的景色和人物的變化,表達了時光流轉和物我相應的主題。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煙景淡濛濛,
池邊微有風。
覺寒蛩近壁,
知暝鶴歸籠。
長貌隨年改,
衰情與物同。
夜來霜厚薄,
梨葉半低紅。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秋天的傍晚展開。首句描述了煙霧彌漫的景色,給人一種淡淡的迷離感。第二句描繪了微風吹拂池邊,增添了一絲涼爽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詩展示了人物的變化。"寒蛩近壁"意味著寒蛩靠近墻壁,這是一種感嘆時光流轉的象征。"暝鶴歸籠"則表達了暮色中歸巢的鶴,暗示了白天的結束和夜晚的來臨。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衰老。"長貌隨年改"指出人的容貌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改變,"衰情與物同"則表明人的心情與外界事物的凋零相呼應。
最后兩句描繪了夜晚的景色。"夜來霜厚薄"描述了秋夜中霜的濃淡,"梨葉半低紅"則描繪了低垂的梨樹葉子,微微泛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傍晚的景色和人物的變化,抒發(fā)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的感慨。詩人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以及人物和自然景物的相互映襯,表達了歲月無情、人事如夢的主題。整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示了唐代詩人的細膩感受和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