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香近(歇指·第二) / 作者:周邦彥 |
夜來寒侵酒席,露微泫。
舄履初會,香澤方薰。
無端暗雨催人,但怪燈偏簾卷。
回顧,始覺驚鴻去云遠。
大都世間,最苦唯聚散。
到得春殘,看即是、開離宴。
細思別后,柳眼花須更誰剪。
此懷何處逍遣。
|
|
荔枝香近(歇指·第二)解釋: 《荔枝香近(歇指·第二)》是宋代詩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來寒侵酒席,露微泫。
在夜晚,寒意逐漸侵襲酒宴,露水微微凝結。
舄履初會,香澤方薰。
初次相見,鞋履尚未磨損,芳香的氣息才剛剛彌漫開來。
無端暗雨催人,但怪燈偏簾卷。
突然而至的陰雨催促著人們離去,卻不知道為何燈光偏偏將簾幕卷起。
回顧,始覺驚鴻去云遠。
回首回顧,才感到美好的事物如驚鴻般遠去。
大都世間,最苦唯聚散。
在世間紛繁的事物中,最令人苦惱的莫過于聚與散。
到得春殘,看即是、開離宴。
等到春天接近尾聲,觀看的只是一場分離的宴會。
細思別后,柳眼花須更誰剪。
細細思索分別之后,柳眼中的花朵還能由誰修剪。
此懷何處逍遣。
這份思念之情將何處消遣。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酒宴的情景,表達了人生聚散離合的無常。詩人通過一系列細膩的描寫,將人們在宴會上的歡聚和離別的情感表達出來。詩中的荔枝香象征著美好的時光,而冷寒的夜晚、陰雨和離別則象征著變幻莫測的現實世界。詩人的思緒回到了過去,發現美好的事物已經遠去,而人生最苦惱的就是聚與散。詩的結尾則暗示了春天的結束和分別的來臨。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離別后情感的思考,詩人思索著離別之后柳眼中的花朵應該由誰修剪,寓意著情感的消逝和無法挽回的變化。整首詩意蘊含深遠,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示了人生聚散離合的無常,以及時間的流轉和情感的變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