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臨安凈土寺 / 作者:蘇軾 |
雞鳴發(fā)余杭,到寺已亭午。
參禪固未暇,飽食良先務。
平生睡不足,急掃清風宇。
閉門群動息,香篆起煙縷。
覺來烹石泉,紫筍發(fā)輕乳。
晚涼沐浴罷,衰發(fā)稀可數(shù)。
浩歌出門去,暮色入村塢。
微月半隱山,圓荷爭瀉露。
相攜石橋上,夜與故人語。
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
昔照熊虎姿,今為猿鳥顧。
廢興何足吊,萬世一仰俯。
|
|
宿臨安凈土寺解釋:
《宿臨安凈土寺》是蘇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雞鳴聲傳來,我來到臨安的凈土寺,已是中午時分。
我雖然定心修禪,但此刻還未有閑暇,先滿足于美食。
一生以來我睡眠不足,急忙掃除凈宇清風。
閉上門,眾動靜皆息,香煙繚繞,篆刻的香火香氣彌漫。
醒來時,我準備燒石泉水,泉水清澈如磨石,新鮮得像牛乳。
晚涼沐浴之后,我的頭發(fā)已經(jīng)稀疏不多。
豪情萬丈地唱著出門,夜色漸漸籠罩著村塢。
微弱的月光半隱在山間,荷花爭相傾瀉露水。
我與一位故友相互攜手走在石橋上,夜晚與他暢談。
明天早晨,我將進入山中小屋,石鏡清晰地映照著路途。
昔日照過熊虎的姿態(tài),今日只有猿猴和鳥兒回顧。
廢興何足懷念,萬世仰望和俯首都只是一瞬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凈土寺度過的一晚。他在詩中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感受。
詩的前兩句寫道他早晨聽到雞鳴聲后來到凈土寺,已經(jīng)是中午時分。雖然他來到寺廟修禪,但因為先滿足于一頓美食,暫時還沒有時間去參禪。這句表達了他對物質(zhì)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他在寺廟內(nèi)的寧靜環(huán)境和香煙繚繞的景象。蘇軾閉上門后,寺廟中的一切都變得靜謐,香火和煙霧彌漫,給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寫了他在夜晚離開寺廟,與一位故友相遇,一同走在石橋上。夜色漸深,微弱的月光透過山間的縫隙,照亮了周圍的景物。荷花爭相傾瀉露水,給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感覺。他與故友在夜晚暢談,展望未來。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往昔的回顧和對現(xiàn)實的認知。他說自己曾經(jīng)照過熊虎的姿態(tài),現(xiàn)在只能回顧猿猴和鳥兒的姿態(tài),暗示自己已經(jīng)老去。他感嘆廢興何足懷念,表示對過去的興盛已經(jīng)沒有太多留戀,而世事的變遷使他意識到人的一生只是短暫的一瞬間。
整首詩以寧靜、淡泊的心境為主線,寫出了蘇軾在臨安凈土寺的一晚的體驗和感悟。他通過描繪凈土寺的寧靜環(huán)境、美食和香煙的氛圍,以及與故友在夜晚的交談,表達了對物質(zhì)生活和人際交往的向往與珍視。同時,他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和人生短暫的思考,以及對過去輝煌的回顧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感悟展示了蘇軾的才華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呈現(xiàn)出宋代文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情感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