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 / 作者:蘇軾 |
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奈老何。
露濕醉巾香掩冉,月明歸路影婆娑。
綠珠吹笛何時見,欲把斜紅插皂羅。
|
|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解釋: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一幅春日美景和傾訴情意的場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奈老何。
露濕醉巾香掩冉,月明歸路影婆娑。
綠珠吹笛何時見,欲把斜紅插皂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春日景色和抒發情愫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美景和情感的感慨。
首句“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騎在細瘦的馬背上,手持酒杯在渭城中歌唱。這里的“二八佳人”指的是年輕漂亮的女子,“細馬馱”形象地表達了女子的嬌柔和纖細之美,“十千美酒渭城歌”則暗示了歡樂和豪情洋溢的場景。
第二句“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奈老何。”描繪了春天晚上,簾前的柳絮被微風吹動,仿佛驚擾了春天的寧靜。詩人感嘆時間的流轉,問道:頭上的花枝又怎么能遮擋住老去的容顏呢?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對光陰易逝和人事易老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露濕醉巾香掩冉,月明歸路影婆娑。”描繪了夜晚歸途中的情景。詩人的巾帕被露水打濕,散發著酒氣,掩蓋了他的容貌。月光下,他的歸路顯得曲折而優美。這里通過對細節的描述,表現了詩人內心的迷茫和對歸程的渴望。
最后兩句“綠珠吹笛何時見,欲把斜紅插皂羅。”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期待。綠珠吹笛是指在遠方吹笛的愛人,詩人渴望早日與愛人相見。斜紅插皂羅則是指插在幕布上的紅花,象征著愛情的等待和渴望。整首詩以幽遠的意象和深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愛情和生命流轉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繪,以及隱喻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感受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它既表達了對時光易逝和人事易老的感慨,又表達了對愛情和美好時光的渴望和追求,具有深沉而優美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