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潛女 / 作者:蘇軾 |
青裙縞袂于潛女,兩足如霜不穿屨。
?奢沙鬢發絲穿檸,蓬沓障前走風雨。
老濞宮妝傳父祖,至今遺民悲故主。
苕溪楊柳初飛絮,照溪畫眉渡溪去。
逢郎樵歸相媚嫵,不信姬姜有齊魯。
|
|
于潛女解釋:
《于潛女》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裙縞袂于潛女,
兩足如霜不穿屨。
奢沙鬢發絲穿檸,
蓬沓障前走風雨。
老濞宮妝傳父祖,
至今遺民悲故主。
苕溪楊柳初飛絮,
照溪畫眉渡溪去。
逢郎樵歸相媚嫵,
不信姬姜有齊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叫于潛女的女性形象。她身穿青色的裙子,絲緞般的衣袂拖于地上。她的雙腳潔白如霜,不需要穿鞋履。她的發鬢如奢華的珍珠,發絲穿插著檸檬花。她在狂風暴雨中邁著輕快的步伐穿過障礙物。她傳承了老濞宮妝,這是祖輩留下的美麗裝扮。然而,現在她成為了被遺忘的人,遺民們為故主的不幸而悲傷。于潛女在苕溪,楊柳剛剛飛舞著細蓬,她照著溪水畫眉,渡過了溪流。當她遇到樵夫返回,她會以嫵媚姿態迎接他,以表達對那些在齊魯地區的姬姜之美的懷疑。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于潛女的形象,通過對她的服飾、容貌和行為的描寫,展現了她的美麗和獨特之處。蘇軾以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于潛女的特征,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她的風采和迷人之處。
詩中還融入了一些歷史和社會的元素。老濞宮妝是指古代宮廷中的妝容,這表明于潛女來自于一個古老的家族。然而,盡管她身處于這樣的家族傳承中,她卻被現實所遺忘,這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無情。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姬姜之美的懷疑。姬姜是古代齊國的美女代表,齊魯指的是齊國和魯國的地區。蘇軾以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質疑了姬姜之美是否真實存在,強調了于潛女的獨特和無法替代的價值。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于潛女的描繪以及歷史和社會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蘇軾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美的追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