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西亭偶詠 / 作者:白居易 |
常愛西亭面北林,公私塵事不能侵。
共閑作伴無如鶴,與老相宜只有琴。
莫遣是非分作界,須教吏隱合為心。
可憐此道人皆見,但要修行功用深。
|
|
郡西亭偶詠解釋:
《郡西亭偶詠》的中文譯文:
常愛西亭面北林,
我常愛來到西亭,面朝北方的林木,
公私塵事不能侵。
讓公私的煩惱不能侵擾。
共閑作伴無如鶴,
和睦共度閑暇時光,無與為伴者如鶴,
與老相宜只有琴。
與老年人相宜的伴侶只有琴。
莫遣是非分作界,
不要讓是非之事分隔我們,
須教吏隱合為心。
應該教訓官員隱藏私欲,心懷公心。
可憐此道人皆見,
可惜這條道路上的人們都看得到,
但要修行功用深。
卻難以修煉心性達到深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西亭的喜愛,以及他渴望與琴和鶴一樣安閑自由、遠離紛擾的愿望。詩人希望能在西亭中自得其樂,不被塵世的瑣事所困擾。
詩中的“公私塵事”代表了種種俗務,如政務、家事等瑣碎的事情,而西亭則被視為避世之所。琴和鶴分別象征著藝術和自然,詩人希望能與這些純粹的事物共同享受寧靜的時光。其中,“與老相宜只有琴”,表明在詩人年老之時,對音樂的追求和喜愛依然如初。
詩人意味深長地談到“莫遣是非分作界”,暗指社會中的矛盾和爭議不能成為人們互相隔離、心靈貧瘠的界限。他希望官員能夠有高尚的品性,才能真正理解并實踐這種內心的安寧與和諧。
整首詩以簡明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對紛擾世界的返璞歸真的向往,表達了他對修身養性的渴望。它呈現了對簡單自然生活的向往,強調了個人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修行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