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臺 / 作者:楊萬里 |
釣石三千丈,將何作釣絲。
肯離山水窟,去作帝王師。
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
老夫歸已晚,莫遣客星知。
|
|
釣臺解釋: 《釣臺》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釣石上垂釣的情景,并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世俗權勢的遠離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釣石三千丈,將何作釣絲。
肯離山水窟,去作帝王師。
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
老夫歸已晚,莫遣客星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釣石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喜愛和對世俗權勢的遠離之情。詩中的“釣石三千丈”形象地描繪了高聳入云的釣石,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作者問自己:“將何作釣絲”,表達了他對于在如此高處垂釣的困惑和疑問。
接下來的兩句“肯離山水窟,去作帝王師”,表達了作者寧愿離開山水之樂,也不愿成為帝王權勢下的臣子。這表明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和對世俗權勢的遠離之情。
下面兩句“小范真同味,玄英也并祠”,提到了范仲淹和王安石,兩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這里作者將自己與他們相提并論,表達了對他們的崇敬和對自己文學才華的自信。
最后兩句“老夫歸已晚,莫遣客星知”,表達了作者年事已高,希望不要讓外界的人知道他的歸隱之地。這句話中的“客星”指的是外來的官員,暗示了作者對于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釣石的壯麗景象和表達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表達了作者對世俗權勢的遠離之情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與范仲淹和王安石相提并論,展示了作者對自己文學才華的自信。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