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公默送蝤蛑 / 作者:蘇軾 |
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
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
蠻珍海錯聞名久,怪雨腥風入座寒。
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
|
|
丁公默送蝤蛑解釋:
《丁公默送蝤蛑》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作者在溪邊觀賞蝤蛑的情景,并以此寄托了對物質享受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溪邊石蟹小如錢,
喜見輪囷赤玉盤。
半殼含黃宜點酒,
兩螯斫雪勸加餐。
蠻珍海錯聞名久,
怪雨腥風入座寒。
堪笑吳興饞太守,
一詩換得兩尖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溪邊石蟹為題材,通過對蝤蛑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世界的關注和對物質與精神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述了石蟹的大小和形狀,用“小如錢”來形容它們的微小,生動地展現了蝤蛑的形態。
接著,詩中提到“輪囷赤玉盤”,這是指蝤蛑的殼,形容其顏色鮮艷如紅玉。作者說它們的半殼內含著黃色的肉,適宜搭配酒品,展示了蝤蛑的美味和適合食用的特點。作者進一步用“兩螯斫雪勸加餐”,形象地描繪了蝤蛑用鋒利的螯刀割開雪花,誘人地邀請人們品嘗。
詩的下半部分,則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思考。蠻珍和海錯是一種外來的珍奇食物,這里用來對比蝤蛑的普遍和常見,強調了蝤蛑的平凡和樸素。而“怪雨腥風入座寒”則暗示了外界環境的惡劣,暗示了艱難的生存狀況。
最后兩句“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表達了蘇軾對物質享受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吳興是詩中地名,饞太守則指吳興的官員。蘇軾以自嘲的口吻說,自己只用一首詩就能換得兩尖團(指蝤蛑),暗示了他對物質享受的看法,認為物質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精神的追求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整首詩以簡潔樸素的語言描繪了蝤蛑的形態和特點,通過對物質與精神的對比,寄托了作者對人生和價值觀的思考,表達了蘇軾對物質享受和精神追求的看法。它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又反映了作者對虛榮和功利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