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蝶 / 作者:蘇軾 |
雙眉卷鐵絲,兩翅暈金碧。
初來花爭妍,忽去鬼無跡。
|
|
鬼蝶解釋:
《鬼蝶》是蘇軾創(chuàng)作于宋代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雙眉卷鐵絲,
兩翅暈金碧。
初來花爭妍,
忽去鬼無跡。
詩意:
這首詩以描述一只蝴蝶為主題,表達了蝴蝶的美麗瞬間和生命的短暫。蝴蝶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形象,它的出現(xiàn)像是一幅移動的畫,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然而,蝴蝶的離去卻是突然而無痕跡的,正如鬼魅一般,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確的語言描繪了蝴蝶的瞬間美麗和消逝的特點。首句“雙眉卷鐵絲”描繪了蝴蝶翅膀外形的動態(tài)曲線,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態(tài)。接著,“兩翅暈金碧”用色彩的形容詞表現(xiàn)了蝴蝶翅膀上金黃和碧綠的斑點,使其更加華麗奪目。第三句“初來花爭妍”表達了蝴蝶初次出現(xiàn)時與花朵的競相妍媚,它們彼此之間相互輝映,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最后一句“忽去鬼無跡”意味著蝴蝶的離去突然而無痕跡,仿佛鬼魅一般消失了,給人留下了遺憾和思考。
整首詩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美的虛無的主題。蝴蝶作為一個短暫而美麗的存在,它的生命轉(zhuǎn)瞬即逝,如同幻影一般,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想,但又讓人感到無奈和惋惜。這種對生命短暫和美好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嘆。
總體而言,蘇軾的《鬼蝶》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蝴蝶的美麗瞬間和生命的脆弱短暫。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引發(fā)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美的追求,展現(xiàn)了蘇軾獨特的藝術(shù)才華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