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三日宿范氏莊四首 / 作者:楊萬里 |
酒名忘憂物,未盡酒所長。
醉後忘我身,安得憂可忘。
我飲初不多,不可無一觴。
平生難為酒,甘醴斷不嘗。
要與水爭色,仍復菊敵香。
氣盎春午花,味凜秋旭霜。
三杯合自然,一滴詣醉鄉。
竭來困行役,名酒安可常。
甘淡俱不擇,芳冽那得將。
酒味何必佳,一醉徑投床。
但令有可飲,不醉亦何妨。
|
|
正月三日宿范氏莊四首解釋: 《正月三日宿范氏莊四首》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酒名忘憂物,未盡酒所長。
醉后忘我身,安得憂可忘。
我飲初不多,不可無一觴。
平生難為酒,甘醴斷不嘗。
要與水爭色,仍復菊敵香。
氣盎春午花,味凜秋旭霜。
三杯合自然,一滴詣醉鄉。
竭來困行役,名酒安可常。
甘淡俱不擇,芳冽那得將。
酒味何必佳,一醉徑投床。
但令有可飲,不醉亦何妨。
中文譯文:
酒的名字是忘憂的東西,未盡興的酒最長久。
醉后忘卻自我,怎能有煩惱可記掛。
我剛開始飲酒并不多,但不能沒有一杯。
一生難得好酒,甘美的醴酒從未嘗過。
它要與水爭取色彩,仍然能與菊花媲美香氣。
它的氣味充盈著春天的午后花香,味道冷凜如秋朝的霜。
三杯酒合而為一,一滴酒就能使人陶醉。
用盡一生來奔波勞碌,名酒又怎能常常享受。
無論是甘美還是淡薄,都不加選擇,而芳香和冷涼又怎能相提并論。
酒的味道何必非得好,一醉之后直接投身于床榻。
只要有可飲之物,不醉亦無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酒的熱愛和對忘卻煩惱的向往。作者認為酒是一種能夠讓人忘卻憂愁的東西,喝醉之后可以忘記自我,擺脫煩惱。他認為即使只喝一杯酒,也不能沒有。作者感嘆自己一生很難品嘗到好酒,甚至從未嘗過甘美的醴酒。他將酒與水相比,認為酒應該有更加鮮明的色彩,與菊花的香氣相媲美。他描述了酒的氣味充盈著春天的午后花香,味道冷凜如秋朝的霜。三杯酒合而為一,一滴酒就能使人陶醉。作者認為酒是一種能夠解除疲勞和困頓的良藥,但并不適合常常享受。他認為無論是甘美還是淡薄的酒都不加選擇,而芳香和冷涼是無法相提并論的。他認為酒的味道并不一定非得好,一旦喝醉了就可以直接投身于床榻。他認為只要有可飲之物,即使不醉也沒有關系。
這首詩詞通過對酒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忘卻煩惱和解脫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酒的獨特感受和對酒的品味要求。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酒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