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烏石寺 / 作者:楊萬里 |
回頭身忽在樹杪,一覽千山萬山小。
怪崖不落欹欲摧,令人仰看怯眼開。
小亭解事知儂倦,翼然飛出青山半。
上頭最上卻鏡平,百畝金碧千衲僧。
高峰高寺更高閣,進步竿頭若為腳。
茲游勝絕庸非天,山下虛行二十年。
|
|
登烏石寺解釋: 《登烏石寺》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回頭身忽在樹杪,
一覽千山萬山小。
怪崖不落欹欲摧,
令人仰看怯眼開。
這首詩的開頭描述了登上樹梢后回頭望去,千山萬山在眼前變得微小。作者站在怪崖之上,它看似不穩,令人仰望時眼睛不禁畏懼而睜大。
小亭解事知儂倦,
翼然飛出青山半。
上頭最上卻鏡平,
百畝金碧千衲僧。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一個小亭子,它解決了人們的疲倦和煩惱。詩人仿佛翱翔于青山之上,只飛過了一半的山峰。在最高的山峰上,有一面平靜如鏡的湖面,周圍是金碧輝煌的寺廟,僧侶們穿著千衲布衣。
高峰高寺更高閣,
進步竿頭若為腳。
茲游勝絕庸非天,
山下虛行二十年。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更高的山峰、更高的寺廟和更高的閣樓。作者將攀登山峰比作進步的竿頭,而腳則是進步的基礎。這次的游覽令人驚嘆,超越了凡俗的境界,不是凡人所能體驗到的。而在山下的平凡生活中,作者虛度了二十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登山的景色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通過攀登山峰,超越了塵世的煩惱,體驗到了一種超越凡俗的境界。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峰、寺廟和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