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十四日雨後,毗陵郡圃荷橋上納涼 / 作者:楊萬里 |
荷葉迎風聽,荷花過雨看。
移床橋上坐,墮我鏡中寒。
|
|
七月十四日雨後,毗陵郡圃荷橋上納涼解釋: 《七月十四日雨後,毗陵郡圃荷橋上納涼》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七月的雨后景象,詩人在毗陵郡圃的荷橋上納涼。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荷葉迎風聽,
荷花過雨看。
移床橋上坐,
墮我鏡中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荷葉和荷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荷葉迎風搖曳的景象和荷花在雨中綻放的美麗,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享受。
詩的前兩句“荷葉迎風聽,荷花過雨看”描繪了荷葉在微風中搖曳的聲音和荷花在雨中盛開的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和美麗。
接下來的兩句“移床橋上坐,墮我鏡中寒”則表達了詩人在荷橋上納涼的情景。詩人將床搬到橋上坐著,感受著荷葉的清涼,但同時也感到自己的寒冷。這里的“墮我鏡中寒”可以理解為詩人在橋上坐著時,看到自己在鏡子中的寒冷形象,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冷落。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夏日雨后的景象,通過對荷葉、荷花和自身感受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感悟。這首詩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楊萬里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