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張倅 / 作者:楊萬里 |
山西勁氣何曾歇,秦漢迄今幾奇杰。
張公長身須鬢蒼,斜飛不入鵷鷺行。
狂卒叫誰民震擾,不勞談笑斯須了。
呈上方披輿地圖,煩公赤手系單于。
捕逐虎豹公則老,坐運籌策公尚少。
|
|
送張倅解釋: 《送張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萬里。這首詩詞描繪了張倅的形象和事跡,并表達了對他的敬佩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西的氣概何曾消退,
秦漢時代以來,英杰輩出。
張倅身材高大,須發已經蒼白,
他斜飛的身影無法與鷺鳥并行。
他的狂卒們呼喊著震撼人心,
不需要多言多笑就能感受到他們的威勢。
我向他呈上了地圖和車輛,
希望他能用紅手系住單于(指敵人)。
他捕捉和追逐虎豹已經老去,
但他在謀劃和籌劃方面仍然年輕。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了對張倅的敬佩和贊美之情。張倅被描繪成一個身材高大、須發蒼白的英雄人物,他的威風和決心讓人們感到震撼。詩人通過描述張倅的形象和事跡,表達了對他的敬佩之情。
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山西的氣概:詩人通過描繪山西的氣概,表達了這個地方的人物英勇豪杰的特點。
2.秦漢時代的英杰:詩人通過提到秦漢時代以來的英杰,強調了張倅作為一個杰出人物的地位和價值。
3.張倅的形象:詩人通過描繪張倅的身材高大和須發蒼白,展現了他的威嚴和歲月的痕跡。
4.張倅的事跡:詩人提到了張倅的狂卒們呼喊的震撼力和他在捕捉虎豹和籌劃方面的能力,展示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5.對張倅的敬佩和贊美:整首詩詞都充滿了對張倅的敬佩和贊美之情,詩人通過描繪他的形象和事跡,表達了對他的崇敬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張倅的形象和事跡,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贊美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山西地區英勇豪杰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