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趙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 / 作者:楊萬里 |
趙侯邁往隆準孫,未年五十尃三城。
千里秋毫無遁情,兩眼洞照如秋鷹。
何須奮髯走百吏,棠陰畫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賤米,侲子蹈歌凍黎喜。
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開。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豐年今歲回。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鷺青原遮不住。
即隨丹詔歸握蘭,遂持紫橐甘泉班。
|
|
送趙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解釋: 《送趙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趙侯邁往隆準孫,
未年五十尃三城。
千里秋毫無遁情,
兩眼洞照如秋鷹。
何須奮髯走百吏,
棠陰畫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賤米,
侲子蹈歌凍黎喜。
去冬苦暖未有梅,
使君一笑梅花開。
夜吹平地一尺雪,
留下豐年今歲回。
使星移照天西去,
白鷺青原遮不住。
即隨丹詔歸握蘭,
遂持紫橐甘泉班。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萬里送別趙吉州判院器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趙吉州判院器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對歲月流轉和自然景物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官員的形象來表達作者的情感。首先,詩中提到趙吉州判院器遠行,年過五旬,卻仍然精神矍鑠,如秋鷹一般目光犀利。接著,詩人表達了對趙吉州判院器的敬佩之情,認為他不需要奮髯走遍百吏,只需在清幽的棠陰之下,宛如水一般清澈。然后,詩人描述了州人年年吃賤米的艱辛,但侲子(指趙吉州判院器)卻能在冰天雪地中跳舞歌唱,表達了對他堅韌不拔的贊賞。接下來,詩人提到了去冬沒有梅花的苦悶,但趙吉州判院器的一笑卻讓梅花開放,暗示他的笑容能帶來希望和喜悅。最后,詩人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象征歲月的流轉,使星西去照天,白鷺飛過青原,無法遮掩趙吉州判院器的光輝。最后兩句表達了趙吉州判院器即將歸來,帶著丹詔(指皇帝的詔書)和紫橐(指官員的印章)回到甘泉班(指官府),展示了他的榮耀和地位。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官員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對趙吉州判院器的敬佩和祝福,同時也展示了歲月流轉和自然變化的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