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陂子逕 / 作者:楊萬里 |
下一嶺,上一嶺,上如登天下如井,人言個是陂子逕。
猿藤逕里無居民,陂子逕里無行人。
冷風(fēng)蕭蕭日杲杲,露濕半青半黃草。
前日猿藤猶有猿,今此一鳥亦不喧。
樹無紅果草無蕊,縰有猿鳥將何餐。
兩山如壁岸如削,一逕緣空劣容腳。
溪聲千仞撼林岳,崖石欲崩人欲落。
來日長峰逕更長,陂子逕荒未是荒。
蔣家三逕未入手,嶺南三逕先斷腸。
|
|
入陂子逕解釋: 《入陂子逕》是宋代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條陂子逕的景象,表達(dá)了作者對于自然環(huán)境的感受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下一嶺,上一嶺,
上如登天下如井,
人言個是陂子逕。
猿藤逕里無居民,
陂子逕里無行人。
冷風(fēng)蕭蕭日杲杲,
露濕半青半黃草。
前日猿藤猶有猿,
今此一鳥亦不喧。
樹無紅果草無蕊,
縰有猿鳥將何餐。
兩山如壁岸如削,
一逕緣空劣容腳。
溪聲千仞撼林岳,
崖石欲崩人欲落。
來日長峰逕更長,
陂子逕荒未是荒。
蔣家三逕未入手,
嶺南三逕先斷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陂子逕的景色和環(huán)境,表達(dá)了作者對于自然的觀察和感受。詩中描述了陂子逕的地勢起伏,形容上下山的感覺如同登天下如井,表現(xiàn)出作者對于山勢的感嘆。詩中提到陂子逕里沒有居民和行人,以及草木的凋零和動物的缺失,傳達(dá)了一種荒涼和寂寞的氛圍。
作者通過描繪冷風(fēng)、濕露和草木的狀態(tài),以及猿藤和鳥類的存在與缺失,表達(dá)了對于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思考。詩中的樹木沒有果實,草沒有花蕊,猿鳥將何以為食,暗示了自然界的貧瘠和艱難。
詩中還描繪了兩山如壁,岸如削,逕道狹窄,容腳困難,溪水聲音震撼山林,崖石欲崩,人似乎即將墜落,展現(xiàn)了作者在陂子逕中所感受到的危險和不穩(wěn)定。
最后兩句表達(dá)了作者對于未來的期待和對于陂子逕的思念。長峰逕更長,陂子逕雖然荒涼,但并非真正的荒蕪。蔣家三逕未入手,嶺南三逕先斷腸,暗示了作者對于其他地方景色的向往和對于陂子逕的留戀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于陂子逕景色的描繪,表達(dá)了作者對于自然環(huán)境的觀察和思考,以及對于未來和其他地方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