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常山界二首 / 作者:楊萬里 |
老隨千騎赴毗陵,騎吏朝來有喜聲。
未到常山三十里,此身已在浙中行。
|
|
入常山界二首解釋: 《入常山界二首》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老年時隨千騎前往毗陵的情景,但在未到達常山三十里的時候,他的心已經在浙中旅行。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老隨千騎赴毗陵,
騎吏朝來有喜聲。
未到常山三十里,
此身已在浙中行。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老身體不再如從前那樣強健的感嘆。他隨著一千騎士前往毗陵,但在途中,他感受到了騎吏們的喜悅聲音,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即將到達目的地。然而,盡管他還未到達常山三十里,但他的心已經在浙中旅行,這表明他的思緒已經飄忽不定,無法專注于眼前的旅程。
這首詩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老年與旅行:詩人通過描寫自己年老的身體和旅行的情景,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漸行漸遠的感慨。老年使得詩人的身體不再如從前那樣有力,而旅行則象征著人生的旅程和變遷。
2.對比與反思:詩中通過對比騎吏的喜悅聲和自己的心境,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反思和對自身狀態的思考。他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像年輕時那樣輕松地旅行,這使得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和時光的流逝。
3.情感的流動:詩人的思緒在詩中流動不定,從隨行的千騎到騎吏的喜聲,再到自己的心境,展現了情感的變化和流動。這種情感的流動使得詩歌更加生動有趣,也增加了讀者對詩人內心世界的體驗。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老年時的旅行經歷,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漸行漸遠的感慨,以及對自身狀態和人生的反思。同時,詩中情感的流動和對比的手法也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性和趣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