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月夜再同子文、巨濟、李叔粲南溪步月 / 作者:楊萬里 |
際晚溪游暮欲歸,追涼逐勝卻成遲。
月如醉眼生紅暈,山作愁眉帶淡姿。
天下無人閑似我,秋邊有句說從誰。
弟兄一再更相送,行到更深笑不知。
|
|
十六月夜再同子文、巨濟、李叔粲南溪步月解釋: 《十六月夜再同子文、巨濟、李叔粲南溪步月》是宋代楊萬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際晚溪游暮欲歸,
追涼逐勝卻成遲。
月如醉眼生紅暈,
山作愁眉帶淡姿。
天下無人閑似我,
秋邊有句說從誰。
弟兄一再更相送,
行到更深笑不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楊萬里在南溪夜游的情景。他在傍晚時分游覽溪邊,本打算追逐涼爽和美景,但卻因為遲遲歸去而錯過了最佳時機。月亮如同醉了一般,散發出紅暈,山巒則帶著憂愁的表情。楊萬里感慨自己在世間獨自閑適,而秋天的邊際有一句話,他不知道是從誰那里聽來的。他的弟兄們一再相送,但走得越深,他們的笑聲越來越遠。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楊萬里在南溪夜游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詩中的月亮和山巒被賦予了人性化的特征,月亮如醉眼生紅暈,山巒帶著愁眉和淡淡的姿態,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閑適,感嘆自己在世間獨一無二。他在秋天的邊際聽到了一句話,但不知道是從誰那里聽來的,這句話可能是一種啟示或者是對人生的思考。詩的最后,詩人描述了自己的弟兄們一再相送,但隨著行程的深入,他們的笑聲漸行漸遠,這種情景給人一種深深的思索和離別之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楊萬里獨特的詩意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