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香歸 / 作者:白居易 |
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
床前雙草屨,檐下一紗燈。
珮委腰無力,冠欹發不勝。
鸞臺龍尾道,合盡少年登。
|
|
行香歸解釋:
《行香歸》譯自《行香子》。詩人白居易寫自己出行參拜香火的情景,以及回到家中休息的情景。
行香客里的“行香”指的是出行參拜香火的人,而“客”則表示游客或旅人的身份。歸如坐夏僧里的“歸”指的是回家,而“坐夏僧”則表示得到寬慰和慰藉,就像夏天坐在涼爽的僧人旁邊一樣。
詩中提到了床前雙草屨,檐下一紗燈。這些細節描寫了回到家中的情景,床前放著兩只草制的鞋子,檐下掛著一盞紗燈。這些簡單的物品傳達了詩人平凡的生活。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的疲憊和衰老。珮委腰無力,描述了佩戴在腰間的玉珮的垂落和詩人的衰老無力。冠欹發不勝,則是指戴在頭上的冠帽的衰落和詩人的衰老之象征。
最后兩句“鸞臺龍尾道,合盡少年登”則是寫詩人的希望和對一生經歷的總結。鸞臺和龍尾都是象征地位和榮耀的事物,合盡少年登則描述了希望在年老之前完成自己的理想。
這首詩通過對出行和歸家的對比,反映了詩人對于平凡生活的熱愛和體驗到衰老的感慨。他通過描述簡單的物品和自己身體的變化,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詩意深遠,賞析起來別有一番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