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員外鄭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龍門有感而作 / 作者:白居易 |
一曲悲歌酒一尊,同年零落幾人存。
世如閱水應堪嘆,名是浮云豈足論。
各從仕祿休明代,共感平生知己恩。
今日與君重上處,龍門不是舊龍門。
|
|
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員外鄭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龍門有感而作解釋:
詩詞:《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員外鄭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龍門有感而作》
一曲悲歌酒一尊,
同年零落幾人存。
世如閱水應堪嘆,
名是浮云豈足論。
各從仕祿休明代,
共感平生知己恩。
今日與君重上處,
龍門不是舊龍門。
中文譯文:
一曲悲歌,一杯酒,
同年的友人凋零不少。
世事如同觀水流,
看來應該感嘆不已,
名譽只是虛幻飄渺,何足論。
各自從政名利休明代,
共同感受平生的知己之恩。
今天與你再次相聚,
來到的龍門已非昔日的龍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與同年的三位朋友游覽龍門時的感慨之作。詩人通過描繪一曲悲歌和一杯酒,表達了對同年友人逐漸凋零的感傷之情。詩中提到的“龍門”是一個地名,也可以象征著人生的歷程和境遇。
詩人觸景生情,將世事比喻為觀賞水流,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變化。他認為名譽只是虛幻的浮云,不足以評判一個人的價值。他們曾經一起追求功名利祿,但如今休明代,各自安享退隱之福,共同體會到平生知己所帶來的珍貴情誼。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友人再次相聚的喜悅,但同時也意味著他們所到之處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樣子。這里的“龍門”可以理解為人生的轉折點和改變,朋友們再次相聚,但環境和時光已不同。
整首詩通過對友人的凋零和人生的變遷反映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名利的浮華和人情的淡薄,以及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事的深思。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情感和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