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 / 作者:歐陽修 |
新年變物華,春意日堪嘉。
霽色初含柳,余寒尚勒花。
風絲飛蕩漾,林鳥哢交加。
獨有無悰者,誰知老可嗟。
|
|
初春解釋: 《初春》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初春時節的景象,表達了對新年的期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新年變物華,春意日堪嘉。
霽色初含柳,余寒尚勒花。
風絲飛蕩漾,林鳥哢交加。
獨有無悰者,誰知老可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歐陽修獨特的筆觸,描繪了初春時節的景象。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新年的期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的開頭,詩人用“新年變物華”來形容初春的景象,意味著新的一年萬物復蘇,春天的氣息日漸濃厚。接著,詩人寫道“霽色初含柳,余寒尚勒花”,描繪了春天初現的景象,天空明凈,微風中含著春意,但仍有些許寒意,花朵還未完全綻放。
接下來的兩句“風絲飛蕩漾,林鳥哢交加”描繪了春風拂過的景象,微風輕拂,樹葉搖曳,林中鳥兒歡快地鳴叫,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
最后兩句“獨有無悰者,誰知老可嗟”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感嘆,只有那些沒有憂愁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歲月的流轉,而普通人卻往往不自覺地被歲月所困擾,對光陰的流逝感到惋惜。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初春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新年的期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展現了歐陽修細膩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