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牛峽祠 / 作者:歐陽修 |
大川雖有神,淫祀亦其俗。
石馬系祠門,山鴉噪?yún)材尽?br/> 潭潭村鼓隔溪聞,楚巫歌舞送迎神。
畫船百丈山前路,上灘下峽長來去。
江水東流不暫停,黃牛千古長如故。
峽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絕無由上。
黃牛不下江頭飲,行人惟向舟中望。
朝朝暮暮見黃牛,徒使行人過此愁。
山高更遠望猶見,不是黃牛滯客舟。
|
|
黃牛峽祠解釋: 《黃牛峽祠》是宋代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黃牛峽祠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神靈崇拜的態(tài)度,以及對黃牛峽景色的贊美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大川雖有神,淫祀亦其俗。
盡管大川有神明,但祭祀?yún)s變得庸俗。
石馬系祠門,山鴉噪?yún)材尽?br/> 石馬系在祠門,山鴉在叢林中嘈雜鳴叫。
潭潭村鼓隔溪聞,楚巫歌舞送迎神。
潭潭村的鼓聲隔著溪水傳來,楚巫們唱歌跳舞迎接神靈。
畫船百丈山前路,上灘下峽長來去。
畫船在百丈山前航行,上游下灘穿越峽谷來去。
江水東流不暫停,黃牛千古長如故。
江水東流不停歇,黃牛千古長存不變。
峽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絕無由上。
峽谷的山峰直插云霄,崖壁崩塌道路中斷無法攀登。
黃牛不下江頭飲,行人惟向舟中望。
黃牛不下江邊飲水,行人只能望著船中的黃牛。
朝朝暮暮見黃牛,徒使行人過此愁。
每天每夜都能看到黃牛,只讓行人在此感到憂愁。
山高更遠望猶見,不是黃牛滯客舟。
山峰高聳更遠處依然可見,但黃牛并不停留在客船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黃牛峽祠的景色和環(huán)境,表達了作者對神靈崇拜的態(tài)度。作者認為雖然大川有神明,但祭祀?yún)s變得庸俗,失去了本真的意義。詩中描繪了黃牛峽的壯麗景色,如畫船穿越山峽、江水東流不停,以及峽谷的險峻和黃牛的形象。黃牛成為了一種象征,代表著長久不變的存在。詩中還表達了行人對黃牛的向往和追求,但黃牛卻不停留在江邊,使行人感到無奈和憂愁。最后,作者通過描述山峰的高聳和遠處的景象,強調(diào)了黃牛并非停留在客船上,暗示了人們對于追求的事物常常只能望而不可及。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黃牛峽祠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追求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歐陽修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