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白秀才西歸 / 作者:歐陽修 |
白子來自西,投我文與書。
升階揖讓席,言氣溫且舒。
萬轍走聲利,獨趨仁義涂。
仁義荒已久,斤鋤費耕除。
吾常患力寡,欣子好古徒。
終當竭其力,剆治為通衢。
旗旄侍天子,安駕五輅車。
盡驅天子民,垂白歌其隅。
子其從我游,有志知何如。
|
|
送白秀才西歸解釋: 《送白秀才西歸》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秀才從西方歸來,給我帶來了文學和書籍。
他登上階梯,向我行禮,坐下來,言談之氣溫和舒暢。
他經歷了千萬條曲折的道路,獨自追求仁義之道。
仁義已經荒廢了很久,就像莊稼需要鋤除雜草一樣。
我常常擔心自己力量不足,但看到白秀才對古代文化的熱愛,我感到欣慰。
我將竭盡全力,為治理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使道路通暢。
他將成為天子的旗幟,駕駛著五輛車子。
他將帶領天子的百姓,歌頌著白發時的邊角。
你是否愿意與我同游,共同追求志向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白秀才的贊美和對仁義道德的追求。白秀才從西方歸來,帶來了文化和知識的財富,他的言談舉止溫和而舒暢。詩中提到他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曲折的道路,但他仍然堅持追求仁義之道。作者歐陽修對于社會的道德荒廢感到擔憂,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這種狀況,使道路通暢。詩的結尾,歐陽修表達了希望白秀才能與他一同追求志向的愿望。
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士人對仁義道德的追求和對社會狀況的關注。它也反映了當時士人對于文化和知識的重視,以及他們對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