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 / 作者:白居易 |
脈脈復脈脈,美人千里隔。
不見來幾時,瑤草三四碧。
玉琴聲悄悄,鸞鏡塵冪冪。
昔為連理枝,今作分飛翮。
寄書多不達,加飯終無益。
心腸不自寬,衣帶何由窄。
|
|
古意解釋:
《古意》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詩人思念遠方美人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意:
詩人用脈脈重復的形容詞和隔絕的情景,表達了他與美人相隔千里的思念之情。詩人追憶過去,早年的美好時光,如今兩人卻已各自分飛,令他痛心不已。詩人寄情于文字,卻往往無法將自己的思念傳達給美人,縱使再加飯給她,也無法改變思念之苦。詩人對自己狹窄的心胸和束縛的束腰感到無奈。
中文譯文:
脈脈復脈脈,美人千里隔。
不見來幾時,瑤草三四碧。
玉琴聲悄悄,鸞鏡塵冪冪。
昔為連理枝,今作分飛翮。
寄書多不達,加飯終無益。
心腸不自寬,衣帶何由窄。
脈脈重復脈脈,
美人千里隔離。
不知何時才相見,
瑤草依然翠綠。
玉琴的聲音悄悄,
鸞鏡上沾滿塵埃。
曾經像連理枝,
如今分散飛翮。
寄去的書多么難達,
再多加的飯也無益。
心胸無法寬廣,
束腰何時能解。
賞析:
《古意》是一首含蓄而深情的詩,表達了白居易對遠方美人思念的感慨。詩人借助形象的描寫和細膩的感情表達,傳達了思念和無奈的心情。詩人描繪了美人千里隔離的景象,表達了距離之遙所帶來的苦痛和思念之深。玉琴聲悄悄、鸞鏡塵冪冪的描寫,隱喻了美人的靜默和時光的流轉,同時也象征了詩人內心的沉郁和苦悶。詩人昔日的美好回憶與如今的分離對比,讓人感受到時光荏苒、情感的轉變。詩人寄書不達和加飯無益的描寫,體現了在距離之外無法傳達愛意的無奈和無力感,境況之凄涼令人觸動。最后兩句“心腸不自寬,衣帶何由窄”,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困擾和束縛,令人深思。整首詩以簡練凝練的語言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傳達了詩人對愛情的思念之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之情,給人以溫馨和內心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