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和國庠勤講之什 / 作者:歐陽修 |
春盡沂風暖,芹生泮水清。
雙旌榮照路,博帶儼盈庭。
函丈師臨席,鏘金壁有經。
諸生拜玉袞,欣識象丘形。
|
|
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和國庠勤講之什解釋: 《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和國庠勤講之什》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盡沂風暖,芹生泮水清。
隨著春天的結束,沂風溫暖,芹草生長在清澈的泮水之旁。
這兩句描繪了春天即將過去,溫暖的風吹拂著大地,泮水旁的芹草生機盎然。
雙旌榮照路,博帶儼盈庭。
雙旌高高掛在路旁,彰顯著莊嚴的氣象,庭院內人們聚集,熱鬧非凡。
這兩句表達了國庠(國子監,古代的最高學府)的莊嚴和繁榮,人們在庭院中聚集,氣氛熱烈。
函丈師臨席,鏘金壁有經。
函丈(指國子監的教室)里的老師坐在主位上,金壁上掛滿了經書。
這兩句描繪了國庠中的老師坐在主位上,教授學生,金壁上掛滿了經書,顯示了學府的嚴謹和學問的豐富。
諸生拜玉袞,欣識象丘形。
學生們向著玉袞(指國子監的校長)行禮,高興地認識了象丘(指國子監的校場)的形狀。
這兩句表達了學生們向校長行禮,高興地認識了學府的校場,顯示了學生們對學府的尊敬和好奇。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國庠的景象,表達了對學府的贊美和敬意。作者歐陽修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溫暖和生機,以及國庠的莊嚴和繁榮。詩中展現了學府中師生的互動和學問的豐富,表達了對學府教育的推崇和對學生們的祝福。整首詩詞以清新的意境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宋代文人對學府的向往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