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浰陽早發 / 作者:蘇軾 |
富貴本無定,世人自榮枯。
囂囂好名心,嗟我豈獨無。
不能便退縮,但使進少徐。
我行念西國,已分田園蕪。
南來竟何事,碌碌隨商車。
自進茍無補,乃是懶且愚。
人生重出處夫豈徒。
永懷江陽叟,種藕春滿湖。
|
|
浰陽早發解釋:
《浰陽早發》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浰陽早發,富貴本無定。
世人自榮枯,囂囂好名心。
嗟我豈獨無,不能便退縮。
但使進少徐,我行念西國。
已分田園蕪,南來竟何事。
碌碌隨商車,自進茍無補。
乃是懶且愚,人生重出處夫豈徒。
永懷江陽叟,種藕春滿湖。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蘇軾對富貴地位的反思和對名利追逐的批評。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人們追逐富貴和榮華富貴無常的看法,認為這種追逐只是浮華的表象,人們應該有更高追求。詩人自問為什么自己不能退縮,應該逐漸邁進。他思考著西方國度,意味著他對遠離塵囂、追求真理和內心自由的向往。然而,他發現自己的生活并沒有什么改變,只是像商人一樣碌碌無為地隨波逐流。他自嘲自己的進取心不夠,懶惰且愚笨。最后他提到了懷念江陽老人的情感,以及他對自然生態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對人生追逐名利的思考為主題,反映了蘇軾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自問自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思考。詩人對于浮華的富貴和名利追逐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這些東西并不是人生真正的追求,而是虛幻和無常的。他對自己的懶惰和愚笨也進行了自我嘲諷。最后,他通過提到懷念江陽老人和種藕春滿湖的景象,表達了對田園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向往,寄托了對真實、寧靜和自由的追求。
整首詩詞意境凄涼,以富貴無定、人生追求的虛幻為主題,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表達了蘇軾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同時,詩人對自身的反思和自嘲也使詩詞更加真實和感人。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內涵,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才情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