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雨江漲二首 / 作者:蘇軾 |
急雨蕭蕭作晚涼,臥聞榕葉響長廊。
微明燈火耿殘夢,半濕簾櫳浥舊香。
高浪隱床吹甕盎,暗風驚樹擺琳瑯。
先生不出晴無用,留與空階滴夜長。
|
|
連雨江漲二首解釋:
《連雨江漲二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連綿的雨夜景象。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急雨蕭蕭作晚涼,
臥聞榕葉響長廊。
微明燈火耿殘夢,
半濕簾櫳浥舊香。
高浪隱床吹甕盎,
暗風驚樹擺琳瑯。
先生不出晴無用,
留與空階滴夜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連綿不斷的雨夜景象。雨下得急促,整個夜晚都籠罩在涼意之中。作者躺在床上,聽到榕樹葉子在長廊上沙沙作響的聲音。微弱的燈火閃爍,使他的殘余夢境清晰可見。簾櫳半濕,散發著舊時的香氣。高浪隱匿床下,吹拂著裝有酒的甕和盎。暗風吹動著樹木,使它們搖曳有序,宛如珍寶琳瑯擺放。作者深知在這樣的雨夜中,出門也是無用的,于是他留在空階上,繼續傾聽雨聲滴落,夜晚也因此變得漫長。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雨夜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細節的敏感和獨特的審美觸覺。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手法,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雨夜之中,感受到雨水的急促和涼意。通過描寫榕葉響動、微明燈火、濕潤的簾櫳和吹拂的樹木,詩人創造出一種寂靜而又蒼涼的氛圍。在這樣的夜晚,作者選擇留在空階上,安靜地傾聽雨聲,表現出他對自然的敬畏和與大自然的共鳴。
蘇軾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傳達了雨夜的幽寂和寂靜。他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將讀者的情感與自然景象融為一體,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感。整首詩以雨夜為背景,通過描繪細節,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感受力和對自然的深刻體驗,給人一種深沉而凄美的情感體驗。這首詩既展現了蘇軾的藝術才華,又表達了他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是一首充滿哲理和意境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