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員外 / 作者:白居易 |
晚登西寶剎,晴望東精舍。
反照轉樓臺,輝輝似圖畫。
冰浮水明滅,雪壓松偃亞。
石閣僧上來,云汀雁飛下。
西京鬧于市,東洛閑如社。
曾憶舊游無,香山明月夜。
|
|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員外解釋: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員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晚上登上西寶剎,
晴望東邊的精舍。
陽光照耀著轉角樓臺,
輝煌的景象如同畫卷。
冰浮在水面上閃爍,
雪壓在松樹上低垂。
石閣中的僧人上來,
云彩中的雁兒飛下。
西京城里喧囂繁忙,
東洛城卻平靜如社稷。
曾經回憶起過往的游玩,
在香山上明亮的月夜。
詩意:
這首詩以香山寺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晚上登上西寶剎(菩提寺上方的一座塔)后所看到的景象。詩人透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思考。他描述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如陽光照耀下的樓臺、水中的冰和松樹上的雪。同時,他也描繪了僧人從石閣里上來,雁兒從云彩中飛下的場景。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以及對現實喧囂世界的反思。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唐代以景寫情的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與內心安寧的向往。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細膩,通過反照轉樓臺的輝煌景象、冰浮水面的閃爍光芒以及雪壓松樹的景象,展現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同時,詩人也通過描繪僧人上來和雁兒飛下的場景,將人與自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層次感。
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喧囂世界的反思。他用"西京鬧于市,東洛閑如社"的對比來表達對現實社會喧囂與東洛城平靜之間的對比。這種對比的手法使得詩詞更加生動,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內心的獨立思考和渴望寧靜的情感。
最后,詩人回憶起在香山上度過的明亮月夜,以此來反襯現實世界的喧囂。這種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寧靜和內心平靜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內心安寧的向往。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使得詩詞充滿了美感和情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