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有感寄蘇子美 / 作者:歐陽修 |
庭樹忽改色,秋風動其枝。
物情未必爾,我意先已凄。
雖恐芳節(jié)謝,猶忻早涼歸。
起步云月暗,顧瞻星斗移。
四時有大信,萬物誰與期。
故人在千里,歲月令我悲。
所嗟事業(yè)晚,豈惜顏色衰。
廟謀今謂何,胡馬日以肥。
|
|
立秋有感寄蘇子美解釋: 《立秋有感寄蘇子美》是宋代歐陽修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庭樹忽改色,秋風動其枝。
院中的樹木突然變色,秋風搖動它們的枝條。
物情未必爾,我意先已凄。
自然界的變化并不一定如此,但我內心早已感到凄涼。
雖恐芳節(jié)謝,猶忻早涼歸。
盡管擔心花朵的盛開將逐漸凋謝,但我仍然喜歡早些感受到涼爽的歸來。
起步云月暗,顧瞻星斗移。
踏上征程,云和月變得昏暗,抬頭望著星辰移動。
四時有大信,萬物誰與期。
四季的變化有著確定的規(guī)律,但誰能預測萬物的命運呢?
故人在千里,歲月令我悲。
故人身在千里之外,歲月的流逝使我感到悲傷。
所嗟事業(yè)晚,豈惜顏色衰。
我為自己的事業(yè)進展緩慢而嘆息,又何必在乎容顏的衰老呢?
廟謀今謂何,胡馬日以肥。
廟堂之中的計謀如今又有何用呢?胡人的戰(zhàn)馬卻日漸強壯。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他認識到自然界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反思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詩中還融入了對友誼和時代變遷的思考,以及對政治和社會現實的一些隱晦批評。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展示了歐陽修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又折射出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和作者的個人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