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春 / 作者:歐陽修 |
紅紗未曉黃鸝語。
蕙爐銷蘭炷。
錦屏羅幕護春寒,昨夜三更雨。
繡簾閑倚吹輕絮。
斂眉山無緒。
看花拭淚向歸鴻,問來處、逢郎否。
|
|
洛陽春解釋: 《洛陽春》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紅紗未曉黃鸝語,
蕙爐銷蘭炷。
錦屏羅幕護春寒,
昨夜三更雨。
繡簾閑倚吹輕絮,
斂眉山無緒。
看花拭淚向歸鴻,
問來處,逢郎否。
譯文:
紅紗未揭曉,黃鸝鳴叫。
蕙爐煙消蘭香斷。
錦屏羅幕保護春寒,
昨夜三更下著雨。
繡簾靜靜地倚著輕飄飛的絮,
我收起眉頭,思緒萬千。
看著花兒擦去淚水,向著南方飛翔的歸鴻,
問它來自何處,是否遇到了我的愛郎。
詩意:
《洛陽春》這首詩以洛陽的春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向往和對愛情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清晨的景色,黃鸝的鳴叫和紅紗未揭示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同時,詩人通過描寫蕙爐銷蘭炷、錦屏羅幕等細節,表達了對愛情的期待和渴望。雨夜的細雨和飛舞的輕絮,以及繡簾倚立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思緒和情感的波動。最后,詩人看著花兒擦去淚水,向南方飛翔的歸鴻,表達了對遠方愛郎的思念和期盼。
賞析:
《洛陽春》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春天和愛情的深切感受。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如紅紗未揭、蕙爐銷蘭炷、錦屏羅幕等,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愛情的向往和渴望。詩中的雨夜細雨和飛舞的輕絮,以及繡簾倚立的景象,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思緒和情感的波動。最后,詩人以花兒擦去淚水和歸鴻飛翔的情景,寄托了對遠方愛郎的思念和期盼。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春天和愛情的熱愛和渴望,給人以清新、浪漫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