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大石調) / 作者:張先 |
屏山斜展。
帳卷紅綃半。
泥淺曲池飛海燕。
風度楊花滿院。
云情雨意空深。
覺來一枕春陰。
隴上梅花落盡,江南消息沈沈。
|
|
清平樂(大石調)解釋: 《清平樂(大石調)》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先。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屏山斜展。
帳卷紅綃半。
泥淺曲池飛海燕。
風度楊花滿院。
云情雨意空深。
覺來一枕春陰。
隴上梅花落盡,江南消息沈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情感表達為主題,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悲涼之情。
首句“屏山斜展”描繪了遠處的屏山,它像一幅畫卷在眼前展開。屏山是指屏風狀的山脈,斜展的意象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接著是“帳卷紅綃半”,這句描述了卷起的紅色絲綢帳幔。這里的紅綃象征著熱鬧和歡樂,但只卷起了一半,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失落和不完整。
“泥淺曲池飛海燕”是描寫了曲池上飛翔的海燕。曲池是一處景觀池塘,泥淺指的是水面淺,海燕在這里象征著自由和輕盈。這句表達了作者對逍遙自在生活的向往。
“風度楊花滿院”描繪了院子里楊樹花盛開的景象。楊花在春天盛開,而風度則指的是風姿,這里可能暗示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云情雨意空深”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云情指的是對親人的思念,雨意則象征著憂傷和落寞。空深表示思念之情無處不在,無法散去。
“覺來一枕春陰”表達了作者在春天陰郁的氣氛中醒來的感覺。這里的春陰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孤寂。
最后兩句“隴上梅花落盡,江南消息沈沈”揭示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隴上指的是作者的故鄉,梅花落盡暗示著時光流轉,孤寂的感覺。而江南消息沈沈則暗示了作者遠離家鄉,對家鄉的消息渺茫,心中的憂思更加濃重。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愁和思鄉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細膩的意象和多樣的描寫手法,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情感的起伏和復雜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