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桃源(大石調) / 作者:張先 |
落花浮水樹臨池。
年前心眼期。
見來無事去還思。
如今花又飛。
淺螺黛,淡胭脂。
開花取次宜。
隔簾燈影閉門時。
此情風月知。
|
|
醉桃源(大石調)解釋: 《醉桃源(大石調)》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落花浮水樹臨池。
年前心眼期。
見來無事去還思。
如今花又飛。
淺螺黛,淡胭脂。
開花取次宜。
隔簾燈影閉門時。
此情風月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置身于花樹叢中的情景。詩人在年初的時候就期待著花開,凝望著樹上的花朵漂浮在水面上。當花開時,他的內心充滿了期待,但當花謝之后,他又開始思念起已經離去的花朵。詩人觀察到花朵的顏色,有淺螺殼的淡紫和淡雅的胭脂紅。他認為花朵的開放應該有一個適時的順序。當他關上門,簾幕之間的燈光和陰影交織在一起,此時,他的內心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被風和月亮所理解。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花開花謝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短暫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的花朵象征著美好而短暫的事物,如同人生中的快樂和美好時光。詩人在花開之際心懷期待,但當花謝之后,他又陷入思念之中。這種情感的變化使人不禁思考生命的無常和時間的流逝。
詩中的淺螺殼和淡胭脂紅描繪了花朵的顏色,展示了詩人對細節的觀察和對美的追求。詩人認為花朵的開放應該有一個適時的順序,這也可以理解為他對事物發展和變化的規律的體悟。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關上門時的情景,燈光和陰影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此時,詩人的內心情感得以宣泄,他相信風和月亮能夠理解他的情感,表達了對自然和宇宙的寄托和依賴。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花開花謝的場景,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和表達,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以及對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和寄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