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述古移南郡·般涉調) / 作者:張先 |
恩如明月家家到。
無處無清照。
一帆秋色共云遙。
眼力不知人遠、上江橋。
愿君書札來雙鯉。
古汴東流水。
宋王臺畔楚宮西。
正是節趣歸路、近沙堤。
|
|
虞美人(述古移南郡·般涉調)解釋: 《虞美人(述古移南郡·般涉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恩情像明亮的月光,家家戶戶都感受到。
無處不被清輝照耀。
一帆秋色與浩渺的云彩共同漂泊。
目光無法洞察人的遠近,只是停留在上江橋。
愿你的書信像一對游動的鯉魚,到我這里來。
古老的汴河東流的水,
宋王臺旁邊是楚國宮殿的西側。
這正是愉快的節日心情回家的路上,靠近沙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虞美人為題材,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江南風景和溫馨的家庭場景。詩中作者以明月的光輝來比喻恩情的灑落,表達了恩愛之情普及萬家的意境。
詩的前兩句“恩如明月家家到,無處無清照”表達了恩情的廣泛普及,無處不被人們感受到,猶如明亮的月光普照大地。這里的恩情可以理解為家庭之愛、友情或人與人之間的關懷。
接下來的兩句“一帆秋色共云遙,眼力不知人遠、上江橋”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舟行在遙遠的云彩中的情景。詩中的“眼力不知人遠”表達了作者目光無法穿透云霧,無法看清舟上的人物,只能停留在上江橋。
最后兩句“愿君書札來雙鯉,古汴東流水。宋王臺畔楚宮西。正是節趣歸路、近沙堤”,作者表達了對遠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作者希望朋友的書信能像游動的鯉魚一樣到達自己的身邊。描寫古老的汴河和宋王臺、楚宮的場景,展示了歷史的痕跡和詩人對故鄉的眷戀。最后一句“正是節趣歸路、近沙堤”則表達了歡樂的節日心情和回家的路上的愉悅情緒。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抒發情感,展現了作者對恩情普及萬家、對友誼和思念的表達。同時,通過對歷史場景的描述,也融入了對故鄉和傳統文化的懷念之情,給人以溫暖和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