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州慢(贈述古·般涉調) / 作者:張先 |
武林鄉,占第一湖山,詠畫爭巧。
鷲石飛來,倚翠樓煙靄,清猿啼曉。
況值禁垣師帥,惠政流入歡謠。
朝暮萬景,寒潮弄月,亂峰回照。
天使尋春不早。
并行樂,免有花愁花笑。
持酒更聽,紅兒肉聲長調。
瀟湘故人未歸,但目送游云孤鳥。
際天杪。
離情盡寄芳草。
|
|
熙州慢(贈述古·般涉調)解釋: 《熙州慢(贈述古·般涉調)》是宋代張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武林鄉,占第一湖山,詠畫爭巧。
鷲石飛來,倚翠樓煙靄,清猿啼曉。
況值禁垣師帥,惠政流入歡謠。
朝暮萬景,寒潮弄月,亂峰回照。
天使尋春不早。
并行樂,免有花愁花笑。
持酒更聽,紅兒肉聲長調。
瀟湘故人未歸,但目送游云孤鳥。
際天杪。
離情盡寄芳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地方的美景以及人們的生活和情感。詩人描述了武林鄉的第一湖山,以及畫作中爭奇斗艷的景象。詩中提到了鷲石(指雕刻成鷲形的石頭)飛來,翠樓上的煙霧彌漫,清晨猿猴的啼聲。詩人感嘆禁城中賢明的統治者和善政流傳成歡樂的歌謠。白天和晚上都有無盡的景色,寒潮倒映著月亮,峰巒交相輝映。天使尋找春天的腳步還不早。人們一起歡樂行走,不會有花朵的憂愁和笑聲。舉起酒杯,聆聽紅兒(樂器)悠揚的聲音。瀟湘故人還未歸來,只能目送著飛翔的云和孤獨的鳥。詩人的思緒達到天際,離別之情化為對芳草的寄托。
賞析:
這首詩詞以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感情描繪了一個地方的生活場景。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人們的歡樂生活。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自然景觀和人情世故相結合,表現出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整首詩詞意境優美,語言流暢,給人以愉悅和舒適之感。通過詩歌的表達,詩人傳達了對鄉村美景的熱愛和對離別的感傷,展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這首詩詞以其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