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八月十八夜東堂作) / 作者:毛滂 |
晚色寒清入四檐。
梧桐冷碧到疏簾。
小花未了燭花偏。
瑤甕孛堆春這里,錦屏屈曲夢誰邊。
熏籠香暖索衣添。
|
|
浣溪沙(八月十八夜東堂作)解釋: 《浣溪沙(八月十八夜東堂作)》是宋代毛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色寒清入四檐,
夜晚的清寒色彩透過四角的檐口滲入,
梧桐冷碧到疏簾。
梧桐樹的葉子冷冷的碧綠透過稀疏的窗簾。
小花未了燭花偏,
小花還沒有開放,燭花卻在閃耀,
瑤甕孛堆春這里,
瑤甕中積滿了春天的氣息,
錦屏屈曲夢誰邊。
錦屏風彎曲著,是為了夢想著什么人?
熏籠香暖索衣添。
熏香籠中的香氣溫暖,增添了索衣的舒適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八月十八夜晚的景象,傳達了一種寂靜、清冷的氛圍。晚色寒清、梧桐冷碧等描寫語言給人一種涼爽、靜謐的感覺。詩人將小花未開和燭花閃耀形成了對比,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不確定性。瑤甕孛堆春的意象表達了渴望春天的情感。錦屏屈曲的形象暗示了某種追求或夢想,但具體是為了誰,詩中沒有明確交代,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最后一句描述了熏香籠中的暖香,給人以舒適的感覺。
整首詩詞以清冷、寂靜的描寫為主線,通過景物的描繪以及隱喻的運用,傳達了對生命短暫、人生追求的思考,以及對美好溫馨的向往。同時,詩詞運用了瑤甕、錦屏等富有濃郁宋代文化特色的意象,增添了一定的藝術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