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羅門引(別杜叔高·叔高長於楚詞) / 作者:辛棄疾 |
落花時節,杜鵑聲里送君歸。
未消文字湘累。
只怕蛟龍云雨,后會涉難期。
更何人念我,老大傷悲。
已而已而。
算此意、只君知。
記取岐亭買酒,云洞題詩。
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
千里月、兩地相思。
|
|
婆羅門引(別杜叔高·叔高長於楚詞)解釋: 《婆羅門引(別杜叔高·叔高長於楚詞)》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落花時節,杜鵑聲里送君歸。
未消文字湘累。
只怕蛟龍云雨,后會涉難期。
更何人念我,老大傷悲。
已而已而。
算此意,只君知。
記取岐亭買酒,云洞題詩。
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
千里月,兩地相思。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辛棄疾與友人杜叔高的離別情景。詩人借落花時節和杜鵑的聲音,表達了送別之時的離愁別緒。他對文字和湘江的依戀未能消散,而將來可能會遇到的艱難險阻也讓他擔心。他感嘆自己是否還有人會思念他,這讓他感到非常傷感。詩人表示,這些感觸只有他自己能夠理解。他希望友人能記得一起在岐亭買酒、在云洞題詩的美好時光。盡管千里之隔,但他們相思之情不減。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素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離別之情。詩中運用了季節變遷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如落花和杜鵑聲,以烘托離別的凄涼氛圍。作者通過文字和湘江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對往事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擔憂。詩中的"蛟龍云雨"暗示了未來可能遭遇的困難和掙扎。作者對別離的悲傷和孤獨感的表達,給人以深深的共鳴。最后兩句"千里月,兩地相思"表現了他們之間無法割舍的情感紐帶,即使身處千里之遙,思念之情仍不減,展示了友情的堅韌和永恒。
整首詩詞以簡潔、直接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傷感和思念之情,充滿了濃郁的情感色彩。辛棄疾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深刻的情感描寫,使這首詩詞成為宋代以及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