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 / 作者:辛棄疾 |
綠陰啼鳥,陽關未徹早催歸。
歌珠凄斷累累。
回首海山何處,千里共襟期。
嘆高山流水,弦斷堪悲。
中心悵而。
似風雨、落花知。
更擬停云君去,細□陶詩。
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
人爭看、寶馬來思。
|
|
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解釋: 《婆羅門引(用韻別郭逢道)》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陰啼鳥,陽關未徹早催歸。
春日的綠陰中,鳥兒在啼叫,太陽尚未完全升起,早已催促我回去。
歌珠凄斷累累。
歌聲如珠,凄涼而斷續。
回首海山何處,千里共襟期。
回首望著大海和高山,不知道何處是家,但千里之外的心情相通。
嘆高山流水,弦斷堪悲。
嘆息高山和流水的壯美,琴弦斷了令人心痛。
中心悵而。似風雨、落花知。
內心憂傷,宛如風雨和飄落的花瓣也能感受到。
更擬停云君去,細□陶詩。
更愿意停下云彩,與朋友共同離去,一同寫下細膩的陶淵明式的詩篇。
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
不知何時再見你,等到宴會結束,醉意消退之時。
人爭看、寶馬來思。
眾人爭相觀看,將寶馬作為思念的象征。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以及對友誼的珍視。在異鄉漂泊的時刻,作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幻,卻也更加思念家鄉和與朋友共度的時光。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音韻的變化,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傳達了作者的離愁和思念之情。這首詩詞在辛棄疾的創作中展現了他細膩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真摯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