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題張晉英提舉玉峰樓) / 作者:辛棄疾 |
木末翠樓出,詩眼巧安排。
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
疇昔此山安在,應為先生見挽,萬馬一時來。
白鳥飛不盡,卻帶夕陽回。
勸公飲,左手蟹,右手杯。
人間萬事變滅,今古幾池臺。
君看莊生達者,猶對山林皋壤,哀樂未忘懷。
我老尚能賦,風月試追陪。
|
|
水調歌頭(題張晉英提舉玉峰樓)解釋: 《水調歌頭(題張晉英提舉玉峰樓)》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木末翠樓出,詩眼巧安排。
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
疇昔此山安在,應為先生見挽,萬馬一時來。
白鳥飛不盡,卻帶夕陽回。
勸公飲,左手蟹,右手杯。
人間萬事變滅,今古幾池臺。
君看莊生達者,猶對山林皋壤,哀樂未忘懷。
我老尚能賦,風月試追陪。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座翠綠的樓閣從林間出現,詩人巧妙地安排了景物的描繪。天公一夜間雕刻出了四面玉崔嵬的樓閣。詩人思念過去的時光,希望山中的先生能夠看到這座樓閣,萬馬一起來到。白鳥飛翔不盡,卻帶著夕陽歸來。詩人勸人們暢飲,左手拿起蟹,右手端起酒杯。人間的萬事都會消逝,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只有幾座池塘和樓臺長存。詩人呼吁讀者觀看莊子的達者,如同對待山林和田野一樣,不忘記歡樂和悲傷。即使我年老,仍然能夠作詩,風月仍然可以相伴。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形象和意象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景色,同時表達了對過去時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的翠樓、玉崔嵬、白鳥和夕陽等意象鮮明,給人以美感和情感的共鳴。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對過去事物的懷念,表達了對人生短暫與變化的感慨。盡管歲月已經過去,但人們仍然可以通過欣賞自然美景和懷念過去來找到安慰和樂趣。詩中的飲酒、品蟹則顯露出詩人豪放灑脫的性格和對人間歡樂的追求。最后兩句表達了盡管年歲已高,但詩人仍然保持著創作的能力,并愿意追隨風月之間,與美麗的自然相伴。整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象和情感表達,展示了辛棄疾詩歌創作的魅力和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