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再用韻呈南澗) / 作者:辛棄疾 |
千古老蟾口,云洞插天開。
漲痕當日何事,洶涌到崔嵬。
攫土搏沙兒戲,翠谷蒼崖幾變,風雨化人來。
萬里須臾耳,野馬驟空埃。
笑年來,蕉鹿夢,畫蛇杯。
黃花憔悴風露,野碧漲荒萊。
此會明年誰健,后日猶今視昔,歌舞只空臺。
愛酒陶元亮,無酒正徘徊。
|
|
水調歌頭(再用韻呈南澗)解釋: 《水調歌頭(再用韻呈南澗)》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千古老蟾口,云洞插天開。
漲痕當日何事,洶涌到崔嵬。
攫土搏沙兒戲,翠谷蒼崖幾變,風雨化人來。
萬里須臾耳,野馬驟空埃。
笑年來,蕉鹿夢,畫蛇杯。
黃花憔悴風露,野碧漲荒萊。
此會明年誰健,后日猶今視昔,歌舞只空臺。
愛酒陶元亮,無酒正徘徊。
譯文:
古老的蟾蜍之口千古留傳,云洞插天開。
漲潮的痕跡,當年發生了什么事?洶涌到崔嵬之地。
掌握土地、與沙子搏斗的孩子們的戲耍,青翠的谷地和蒼崖多次變幻,風雨化作人的形狀。
萬里之間轉瞬即逝,野馬突然奔騰起塵埃。
笑著迎接新的一年,蕉葉上的鹿的夢境,畫蛇添足的酒杯。
黃花因風露而憔悴,荒萊之地漲滿了野草。
明年的這個聚會,誰還健在?后日看今昔,歌舞臺上只有空無。
陶元亮熱愛酒,但此刻卻無酒而徘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水調歌頭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人事變遷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詩中以自然景觀和生活場景的描寫,展現了歲月變遷和人世滄桑的主題。
詩的開篇,描述了古老蟾蜍的口中所留下的深遠影響,以及云洞的壯麗景象,將讀者帶入一個神秘而壯麗的世界。
接下來,詩人以漲潮痕跡為象征,回憶起往昔發生的事情,表達了歲月流轉中的不可逆轉和變遷的無常。同時,描述了孩子們在土地上戲耍的場景,以及自然環境的多次變幻,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不斷變化的特性。
詩人用"萬里須臾耳,野馬驟空埃"來形容時間的迅速流逝和瞬息萬變的世界,以及突如其來的變故。這句詩意味深長,把時間壓縮成了一瞬間的轉瞬即逝。
接著,詩人以幽默的方式描繪了新年的到來,蕉葉上的鹿的夢境和畫蛇添足的酒杯,突出了歲月更迭中的虛幻和荒誕。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黃花憔悴、野草漲滿,揭示了歲月無情的痕跡。詩人思考明年的聚會,不禁問道誰還健在,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預知的未來。
最后兩句以陶元亮愛酒無酒的形象作為詩人自身的寄托,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人徘徊于無酒之間,暗示著他對人生的迷惘和無奈。
整首詩以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時間的流逝、人事的變遷以及生命的脆弱。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生活場景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迷惘,以及對生命真實性和虛幻性的思考。詩詞中融入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呈現出辛棄疾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邃的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