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答余叔良) / 作者:辛棄疾 |
我試評君,君定何如,玉川似之。
記李花初發,乘云共語,梅花開后,對月相思。
白發重來,畫橋一望,秋水長天孤鶩飛。
同吟處,看佩搖明月,衣卷青霓。
相君高節崔嵬。
是此處耕巖與釣溪。
被西風吹盡,村簫社鼓,青山留得,松蓋云旗。
吊古愁濃,懷人日暮,一片心從天外歸。
新詞好,似凄涼楚些,字字堪題。
|
|
沁園春(答余叔良)解釋: 《沁園春(答余叔良)》是辛棄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感受。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沁園春(答余叔良)》
我試評君,君定何如,
玉川似之。
記李花初發,乘云共語,
梅花開后,對月相思。
白發重來,畫橋一望,
秋水長天孤鶩飛。
同吟處,看佩搖明月,
衣卷青霓。
相君高節崔嵬。
是此處耕巖與釣溪。
被西風吹盡,村簫社鼓,
青山留得,松蓋云旗。
吊古愁濃,懷人日暮,
一片心從天外歸。
新詞好,似凄涼楚些,
字字堪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辛棄疾回答余叔良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抒發了對友人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詩人用“玉川”來形容友人,表達了對其高尚品德的贊美。他回憶起李花初放、乘云共語的情景,以及梅花開放后在月光下思念友人的心情。
詩人自述自己白發重生,站在畫橋上遠望秋水,看到孤雁飛翔于長天之間。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與友人一起吟詩,看著佩帶搖曳的明月,衣袂卷起青色霓裳。
詩人稱贊友人的高尚品質,將友人的耕作和垂釣之處形容為崔嵬。然而,被西風吹散的聲音像村莊的簫聲和社鼓一樣逐漸消失了,只有青山依舊,松樹下的云旗還留存著。
在懷念古人和思念友人的情感中,詩人的憂愁濃烈,特別是在黃昏時分,他的心靈似乎從天外歸來。
最后,詩人稱贊新詞的好處,但也感覺其中透著凄涼的楚意,每個字都可以引發深思。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愛和思念之情,同時抒發了對古人和現實的憂愁與感慨。詩人運用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語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發了對詩人內心世界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