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鷓鴣(京口病中起登連滄觀偶成) / 作者:辛棄疾 |
聲名少日畏人知。
老去行藏與愿違。
山草舊曾呼遠志,故人今又寄當歸。
何人可覓安心法,有客來觀杜德機。
卻笑使君那得似,清江萬頃白鷗飛。
|
|
瑞鷓鴣(京口病中起登連滄觀偶成)解釋: 《瑞鷓鴣(京口病中起登連滄觀偶成)》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聲名少日畏人知,
老去行藏與愿違。
山草舊曾呼遠志,
故人今又寄當歸。
何人可覓安心法,
有客來觀杜德機。
卻笑使君那得似,
清江萬頃白鷗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辛棄疾在京口患病期間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第一句寫到辛棄疾的聲名漸漸衰落,他已經不再年輕,開始害怕名聲日漸消逝,擔心自己會被人遺忘。
第二句表達了辛棄疾老去后的心境。他原本的行為和所做的事情與他的愿望背道而馳,與他年輕時的志向相去甚遠,感到無法自拔。
第三句提到了山草,這里可以理解為遠離塵囂的自然環境。辛棄疾在年輕時曾經向往過遠大的志向,而現在這些志向早已被歲月磨滅,只能在回憶中尋找。
第四句寫到故人,可能指的是與辛棄疾有深厚友誼的人。這些故人現在又寄來了問候和寄語,表達了對辛棄疾的關心和思念。
第五句探討了一個問題:在世間繁雜的紛擾中,有誰能夠找到內心的寧靜和安定之法?這是辛棄疾在病榻上思考的問題。
第六句描寫了有客人來觀賞杜甫的詩文。這里的杜德機指的是杜甫的才華和智慧,辛棄疾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與杜甫無法相提并論。
最后兩句以景物描寫作為結束。清江和萬頃白鷗飛這樣的景象表達了自然的美好和寧靜,與詩人內心的紛擾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懷為主題,通過描繪詩人的心境和對友誼、名聲以及歲月的思考,表達了辛棄疾對人生的矛盾和無奈的感嘆。同時,通過景物描寫營造出一種寂靜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