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鷓鴣(京口有懷山中故人) / 作者:辛棄疾 |
暮年不賦短長詞。
和得淵明數首詩。
君自不歸歸甚易,今猶未足足何時。
偷閑定向山中老,此意須教鶴輩知。
聞道只今秋水上,故人曾榜北山移。
|
|
瑞鷓鴣(京口有懷山中故人)解釋: 《瑞鷓鴣(京口有懷山中故人)》是宋代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瑞鷓鴣(京口有懷山中故人)
暮年不再寫短長的詞,
只和得到淵明數首詩。
你自己本來就不容易歸來,
現在還不夠,還需要多久?
偷閑的時候去山中變老,
這種心意必須讓鶴輩知道。
聽說如今在秋水上,
故人曾經榜上北山移。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辛棄疾對山中故人的思念和對自己暮年的感慨。辛棄疾表示自己已經不再寫那些長篇或短篇的辭章,與淵明(指詩人楊萬里)相交只得到幾首詩作。他對故人的歸來心存疑慮,不知道他何時才能真正歸來。在閑暇時光,他選擇到山中老去,但他希望這種心意能夠被同樣在山中修行的鶴輩(指同仁)所理解。詩的最后提到,他聽說故人現在在北山上,但只是聽說而已,具體情況并不清楚。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展現了辛棄疾晚年的心境和對故人的思念。辛棄疾以短暫的文字勾勒出自己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用“短長詞”一詞表達了自己不再寫那些花哨的作品,轉而與淵明交流只得到幾首簡單的詩作,表達了他暮年的淡泊和對于詩歌形式的變化。詩中的“君自不歸歸甚易”表達了對故人遠行的憂慮和對他重返的期待,同時也映射了辛棄疾自身的境遇。他選擇偷閑去山中,表明了他對于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最后一句提到“故人曾榜北山移”,暗示了故人已經有了轉變,可能已經在北山上有了新的職位,但這一切只是辛棄疾聽說的,他對故人的現狀仍不得而知。
整首詩詞以較短的篇幅傳遞了作者對故人和自身的思緒和情感,表達了晚年的淡泊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通過山水和自然的意象,揭示了辛棄疾內心對于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辛棄疾深邃的內心世界,給人留下了一種淡泊而凄涼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