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九日游云洞和韓南澗韻) / 作者:辛棄疾 |
今日復何日,黃菊為誰開。
淵明漫愛重九,匈次正崔嵬。
酒亦關人何事,正自能不爾,誰遣白衣來。
醉把西風扇,隨處障塵埃。
為公飲,須一日,三百杯。
此山高處東望,云氣見蓬萊。
翳鳳驂鸞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臺。
歸路有明月,人影共徘徊。
|
|
水調歌頭(九日游云洞和韓南澗韻)解釋: 《水調歌頭(九日游云洞和韓南澗韻)》是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日復何日,黃菊為誰開。
淵明漫愛重九,匈次正崔嵬。
酒亦關人何事,正自能不爾,誰遣白衣來。
醉把西風扇,隨處障塵埃。
為公飲,須一日,三百杯。
此山高處東望,云氣見蓬萊。
翳鳳驂鸞公去,落佩倒冠吾事,抱病且登臺。
歸路有明月,人影共徘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辛棄疾在某個九月的一次游玩的情景。詩中提到了黃菊盛開的景象,暗示了秋天的到來。辛棄疾感嘆時間的流逝,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次享受到這樣的美景。詩中還提到了淵明(指東晉文學家陸機)喜愛重九(重陽節)的習俗,以及匈次(指古代的匈奴)和崔嵬(指山名)等地名,增添了詩情的廣闊和深邃。
詩人暢飲之余,感慨人生短暫,不知何事能使自己不再如此,誰能派遣一位白衣人前來解憂。他醉飲著西風,隨處扇去塵埃,意味著他想通過酒來忘卻塵世的煩惱。他為了公共的事業愿意飲酒,一天要喝三百杯。他站在高山上東望,云氣中仿佛看到了仙境蓬萊的景象。
詩的最后,他提到了翳鳳驂鸞公(指辛棄疾自稱),表示自己抱病登臺,已經落得了倒冠的境地。但他依然懷揣著夢想,回家的路上有明亮的月光,自己的人影和明月一起徘徊。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辛棄疾獨特的寫作風格,抒發了他對時光流逝、人生短暫的感嘆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中融入了飲酒、山水和倒冠等意象,表達了他對自由、快樂和高尚品質的向往。
辛棄疾以流暢的詞句和鮮明的意象,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展現了他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詩中的黃菊、西風、云氣等描繪了豐富的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相互呼應,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此外,詩中的淵明、匈次等地名和典故的引用,展示了辛棄疾對古代文化的熟悉和對傳統價值觀的尊重。整首詩詞既有古典意境的浪漫情懷,又蘊含著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水調歌頭(九日游云洞和韓南澗韻)》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理想的思考,展現了辛棄疾獨特的感慨與追求。詩詞中豐富的意象和典故,以及優美的詞句,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浪漫情懷,具有辛棄疾詩詞的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