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即事 / 作者:白居易 |
眼重朝眠足,頭輕宿酒醒。
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
物變隨天氣,春生逐地形。
北檐梅晚白,東岸柳先青。
蔥壟抽羊角,松巢墮鶴翎。
老來詩更拙,吟罷少人聽。
|
|
早春即事解釋:
《早春即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眼重朝眠足,
頭輕宿酒醒。
陽光滿前戶,
雪水半中庭。
物變隨天氣,
春生逐地形。
北檐梅晚白,
東岸柳先青。
蔥壟抽羊角,
松巢墮鶴翎。
老來詩更拙,
吟罷少人聽。
詩意:
《早春即事》通過描繪早春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觀察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描繪了一系列春天的景物和變化,展現了春天的美好與獨特之處。同時,詩人在詩中也流露出對自己年老時詩才衰退以及孤獨的感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早春的景象。詩的開頭,“眼重朝眠足,頭輕宿酒醒。”描繪了早晨醒來的狀態,詩人的眼睛還沉重于慵懶的睡意,頭腦卻清醒于前夜的酒醉之中。接著,“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運用陽光和融化的雪水來表現早春的明亮和溫暖,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詩中描繪的景物變化,以及與天氣、地形的互動,展示了春天的變幻多樣。例如,“北檐梅晚白,東岸柳先青。”描繪了北方屋檐上的梅花還殘留著,而東岸的柳樹已經抽出新綠。這種對自然的觀察和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細微之處的敏感和細膩的情感。
最后兩句,“老來詩更拙,吟罷少人聽。”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年老時詩才逐漸衰退的感嘆和對孤獨的抱怨。詩人意識到自己的詩才不如年輕時那樣出色,吟唱詩篇時也鮮有人聽。這種感嘆與前文所描繪的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年老孤獨的心境。
總體而言,白居易的《早春即事》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展示了早春的美麗和多變,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轉和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意境,展示了白居易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獨特觀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