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鄭二司錄與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過,同宴見贈 / 作者:白居易 |
偶因冷節會嘉賓,況是平生心所親。
迎接須矜疏傅老,只供莫笑阮家貧。
杯盤狼藉宜侵夜,風景闌珊欲過春。
相對喜歡還悵望,同年只有此三人。
|
|
酬鄭二司錄與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過,同宴見贈解釋:
酬鄭二司錄與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過,同宴見贈
偶因冷節會嘉賓,況是平生心所親。
迎接須矜疏傅老,只供莫笑阮家貧。
杯盤狼藉宜侵夜,風景闌珊欲過春。
相對喜歡還悵望,同年只有此三人。
中文譯文:
酬謝鄭二司錄和李六郎中寒食節相遇,共飲宴贈
偶然因為寒食節而與貴客相聚,何況他們是我平生親近的人。
迎接他們時要炫耀著拂塵、百寶,但只得敬獻些許菜肴,莫笑阮家貧困。
酒杯食盤散亂在桌上,宜于趕去打擾夜晚;風景凄涼,已經過去了春天的盡頭。
我們相對著歡喜,卻也不免心生離愁別緒。我們相伴多年,如今只有我們三人相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唐朝時寫的, 題目是《酬鄭二司錄與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過,同宴見贈》,詩中描繪了作者與鄭二司錄和李六郎中在寒食節相遇并共宴的場景。
首句作者自己說道,這次相遇純屬偶然,因為是寒食節的緣故,所以能夠和這兩位親近的朋友共聚一堂。接著,作者表示迎接客人時,會炫耀家中的拂塵和珍寶,但實際上只能提供一些簡單的飲食,也請客人不要嘲笑阮家的貧困。
詩的下半部分,描寫了酒杯食盤散亂的場景,表明宴會已經進行到深夜。風景凄涼,已經到了春天的盡頭。作者和客人歡喜地相對,卻也難免有一些離愁別緒。最后一句“同年只有此三人”,顯然指的是作者、鄭二司錄和李六郎中,他們是多年的朋友,寒食節能夠聚在一起,實屬難得。
整體來說,這首詩寫出了作者在寒食節與親友鄭二司錄和李六郎中相聚的場景,情感真摯,交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得以展現。此外,通過描繪宴會的情境,表達了作者對寒食節的喜愛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寄寓了對友誼的珍視和珍貴的相聚的追求。
|
|